秸秆编结

秸秆编结中国最古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在广大农村,高粱秸秆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为秸秆编结准备了丰富的廉价材料。然而到了现代,塑料以及金属材料的大量使用,使秸秆编结这类传统手工技艺后继乏人,农户们不是把秸秆当做牲畜饲料就是随意丢弃。然而,在太原市小店镇北格村有个叫董六生的老人,却把高粱秸秆的使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竟然将别人不要的东西编制成为造型优美、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董师傅选料很精细,所用高粱杆必须色泽相似,粗细均匀挺直,外皮薄而坚韧,草芯饱满又富有弹性,拉力大且不易发脆,虽然看似简单,实际有许多学问包含在里面。

秸秆编结使用工具主要有小刀、护膝两种。使用材料是篾,高粱秆直立起来按照需要的尺寸等分,后用小刀将等分部分去瓤取皮为篾,篾在凉水中浸泡三十分钟软化后即可编织使用。

董六生目前编织的主要作品有

1、用高粱莛(方言叫茭箭箭)制作的作品: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和圆形的鸟笼,还有母子笼;旧时传统的捕鸟工具拍笼滚笼;各种蝈蝈笼;各种乐器、风车、牌楼、塔;生活用品筐、篦子等。

2、麦秸作品:蝈蝈笼、花瓶、筐、绣球、武士、扇子等。

3、野草作品:草房、鸟巢、草厅、青蛙、蛇、驴、戒指、农家院子、筐箩、帽子等

4、树条作品:笊篱、筐、箩头、戳只、力勾鞭、鸟笼灯。

董六生创作的秸秆编织作品“农家小院”和“万笼塔”现在省工艺美术大楼展览。他曾接受过太原晚报、山西日报、山西新闻网(董老汉的艺术人生)、山西商报等多家媒体和报纸的采访。

葫芦画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