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堂小儿葫芦散

大宁堂距今已有近三百八十年的历史。1639年,三晋名士医圣傅山与好友陈右玄在太原按司街17号开办“大宁堂”药铺,前店后坊。傅山亲自坐堂,亲自采药,亲自炮制,因傅山坐堂而成名,因药效神奇而传世。其中小儿葫芦散为傅山祖传秘方之一,选材极为苛刻,精选地道药材,每味药材经过精挑细选,遵古炮制,经过上百道工序,产品的细度达到粒径小于10um,利于吸收。

小儿葫芦散具有化痰消食,镇惊祛风的作用。用于痰喘咳嗽,脘腹胀满,胸膈不利,吐乳不食,小儿惊风。配伍中各组分具体如下:橘红、茯苓、天竺黄、僵蚕(麸炒)、琥珀、全蝎、天麻、川贝母、冰片等13味药材,经过精挑细选,遵古炮制;除葫芦蛾、冰片、琥珀外,将其余橘红等10味药材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琥珀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其中葫芦蛾为配研后再研细。葫芦蛾,止嗽化痰,镇惊祛风,用于小儿惊风,痰喘咳嗽,胸膈不利等症。

葫芦蛾药物在小儿葫芦散制剂配方中量小功效大,葫芦蛾药物在小儿葫芦散制剂配方中与川贝、天竺黄共同起君药作用。小儿葫芦散制剂配方中以葫芦蛾、川贝、天竺黄为君药,起清热化痰止咳,镇惊开窍的作用;以橘红、半夏曲、茯苓、鸡内金(炒)为臣药,起祛痰降逆,健脾消食的作用;以天麻、僵蚕(麸炒)、琥珀、全蝎、冰片等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止咳、消食、镇惊、祛风、安神之功效。

其中,本方是目前所批准中成药处方中唯一选用葫芦蛾者。葫芦蛾作为一味药材需特殊处理方可达其功效,本方所用葫芦蛾需五种葫芦蛾成虫的干燥全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并经传统古法炮制。

第一步,捕捉,每年5至9月捕捉榆绿天蛾、旋花天蛾、桃六点天蛾、葡萄天蛾及核桃天蛾成虫全体;

第二步,除杂,对成虫全体进行显微挑杂后,用甘草水或纯化水冲洗成虫全体1-3次,除去杂质污物;

第三步,干燥,将除杂后的成虫全体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内,40-80℃恒温干燥至成虫全体水分含量在11%以下;

第四步,粉碎,将干燥后成虫全体,依顺序研磨,将研磨后的粉末,超微粉碎至150-400目,即得。

所述顺序研磨指,研磨第一种天蛾成虫全体得到的粉末中加入第二种天蛾成虫全体进行研磨,得到的粉末中加入第三种天蛾成虫全体进行研磨,依次类推,研磨完所有天蛾成虫全体。干燥后成虫全体,依顺序研磨,进一步超微粉碎至150-400目,即得。

传承至今,小儿葫芦散以其治疗面广、疗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在全国各地诊所形成口碑,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并先后在2002年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证书”、2011年获得“山西省名牌产品”、2017年获得首批“山西省名药(传统中成药)”。另外小儿葫芦散中葫芦娥的特殊制作方法已申报专利。

历史渊源:

小儿葫芦散是傅山先生祖传秘方之一,其中中葫芦娥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是傅山先生所创,小儿之病以内伤饮食停滞脾胃和外感风寒居多。常见病症有发热、咳嗽、吐泻、腹痛、惊风等。《傅青主小儿科》载:“小儿脏腑娇嫩、易伤饮食、食滞化热、易伤脾胃。”脾胃之弱,不能消化久之上冲于胃则呕吐。脾胃不足,痰饮乃生,上贮于肺,则易发热咳嗽。内热生风,肝风上扰,则易生惊风。傅山先生经过傅家代代相,最后传至傅成,后又经过几代传至马宇坤,清末民初,马宇坤传给郭一元(1897-1921),郭一元传给陈善亭(1920-1937),陈善亭传郭步云(1935-1945),郭步云传郭维华(1943-1956),郭维华传张增寿(1954-1999),张增寿传范永强(1989-至今)、贺建新(1989-2015)、马里贵(1989-至今),贺建新传马志飞(2011-至今)、马志飞传任春燕(2017-至今)。

基本内容:

 

小儿葫芦散制作工艺

一、小儿葫芦散起源与传承

大宁堂距今已有近三百八十年的历史。1639年,三晋名士医圣傅山与好友陈右玄在太原按司街17号开办“大宁堂”药铺,前店后坊。傅山亲自坐堂,亲自采药,亲自炮制,因傅山坐堂而成名,因药效神奇而传世。  

小儿葫芦散是傅山先生祖传秘方之一,其中中葫芦娥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80年的历史。是傅山先生所创,小儿之病以内伤饮食停滞脾胃和外感风寒居多。常见病症有发热、咳嗽、吐泻、腹痛、惊风等。《傅青主小儿科》载:“小儿脏腑娇嫩、易伤饮食、食滞化热、易伤脾胃。”脾胃之弱,不能消化久之上冲于胃则呕吐。脾胃不足,痰饮乃生,上贮于肺,则易发热咳嗽。内热生风,肝风上扰,则易生惊风。傅山先生经过傅家代代相,最后传至傅成,后又经过几代传至马宇坤,清末民初,马宇坤传给郭一元(1897-1921),郭一元传给陈善亭(1920-1937),陈善亭传郭步云(1935-1945),郭步云传郭维华(1943-1956),郭维华传张增寿(1954-1999),张增寿传范永强(1989-至今)、贺建新(1989-2015)、马里贵(1989-至今),贺建新传马志飞(2011-至今)、马志飞传任春燕(2017-至今)。

二、小儿葫芦散的制作

   小儿葫芦散由橘红、茯苓、天竺黄、僵蚕(麸炒)、琥珀、全蝎、天麻、川贝母、冰片等13味药材组成,经过精挑细选,遵古炮制;除葫芦蛾、冰片、琥珀外,将其余橘红等10味药材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琥珀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其中葫芦蛾为配研后再研细,细度达到微米级别。其中葫芦娥的制作方法是传承至今特殊技艺

三、小儿葫芦散的方解

小儿之病以内伤饮食停滞脾胃和外感风寒居多。常见病症有发热、咳嗽、吐泻、腹痛、惊风等。《傅青主小儿科》载:“小儿脏腑娇嫩、易伤饮食、食滞化热、易伤脾胃。”脾胃之弱,不能消化久之上冲于胃则呕吐。脾胃不足,痰饮乃生,上贮于肺,则易发热咳嗽。内热生风,肝风上扰,则易生惊风。

本品以葫芦蛾、川贝、天竺黄为君药,起清热化痰止咳,镇惊开窍的作用;以橘红、半夏曲、茯苓、鸡内金(炒)为臣药,起祛痰降逆,健脾消食的作用;以天麻、僵蚕(麸炒)、琥珀、全蝎、冰片等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止咳、消食、镇惊、祛风、安神之功效。

四、小儿葫芦散的现代影响

传承至今,小儿葫芦散以其治疗面广、疗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在全国各地诊所形成口碑,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遵循中医传统理论,采用现代化制药工艺技术,独家生产的特效儿科纯中药制剂,保持了原方诸药精妙组合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其疗效和安全性,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中国医药学会“儿童用药推荐品种”,并先后在2002年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证书”、2011年获得“山西省名牌产品”、2017年获得首批“山西省名药(传统中成药)”。另外小儿葫芦散中葫芦娥的特殊制作方法已申报专利。

主要特征:

一、历史悠久

小儿葫芦散中葫芦蛾的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清初,距今已有近三百八十年的历史。在发扬傅山精妙医学理论和经典方剂,固守大宁堂救济苍生的高尚情操的同时,现代生产与古法炮炙相结合,不断创新,使得大宁堂傅山秘传特效药源远流长。

二、处方及工艺出自名人

大宁堂奠基人傅山(公元1607年—1684年),字青主,山西阳曲县人(现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镇西村人),清康熙朝大臣魏象枢在挽诗中曾这样赞颂傅山:“消磨岁月诗千首,寄托身名药一丸”,梁启超评价其为“清初六大师”之一。其《傅山验方秘方辑》、《大小诸证方针论》、《傅山医学手稿》、《傅青主幼科》、《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山医学著述考述》和《青囊秘诀》等医学巨著已是我国中医药的瑰宝。自创验方千锤百炼,坐堂问诊,所出方药“增一分则过,减一分则不足”,辨证施治,鞭辟入里,被誉为“医圣”。傅山创立大宁堂,亲自采药,亲自炮制,亲自坐诊,为“大宁堂老字号”传承近400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秘方成药等医学遗产,已成为大宁堂镇堂之宝。

三、葫芦蛾的特殊传统工艺制作

1、“小儿葫芦散”是近代杰出医学家傅山的著名秘方成药,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和独特的疗效,葫芦蛾药物在小儿葫芦散制剂配方中量小功效大,其中葫芦蛾需特殊处理,需五种葫芦蛾成虫的干燥全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2、小儿葫芦散的特点

小儿葫芦散组方中橘红、半夏曲、茯苓可祛痰,天竺黄、川贝母、葫芦蛾可止咳化痰;朱砂、僵蚕、天麻、全蝎、琥珀可镇惊、安神、止痉,鸡内金健脾消食,配伍冰片以助清热开窍。中医临床上可用于痰喘咳嗽、吐乳不食、小儿惊风等症,以发挥其化痰消食,镇惊祛风之功效。                     

无副作用,化学合成药和抗生素一般都有副作用,“小儿葫芦散”为天然药物,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无副作用。

3、小儿之病以内伤饮食停滞脾胃和外感风寒居多。常见病症有发热、咳嗽、吐泻、腹痛、惊风等。傅青主小儿科载:“小儿脏腑娇嫩、易伤饮食、食滞化热、易伤脾胃。”在小儿葫芦散制剂配方中葫芦蛾药物与川贝、天竺黄共同起君药作用。小儿葫芦散制剂配方中以葫芦蛾、川贝、天竺黄为君药,起清热化痰止咳,镇惊开窍的作用;以橘红、半夏曲、茯苓、鸡内金(炒)为臣药,起祛痰降逆,健脾消食的作用;以天麻、僵蚕(麸炒)、琥珀、全蝎、冰片等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止咳、消食、镇惊、祛风、安神之功效。

四、具有广大的社会效益

“小儿葫芦散”为散剂,加之葫芦娥的特殊制作方法,使得药物成分有效结合,保持天然,易吸收、奏效快,无副作用,适用于小儿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