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村黄芽韭种植技艺
狄村栽培黄芽韭代代传承,历史久远。这里有栽培黄芽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水丰土肥,平地不仅适宜种粮,更适宜种菜,山前黄土坡,既适宜露天种植,又适宜打深土窑洞温培鲜蔬。
栽培黄芽韭,先要发展大田韭菜。l995年前,狄村采用排开种植法,每年保持百十亩大田韭菜。栽培黄芽韭要用种植2—3年最好是三年的韭菜根,每年要用三分之一的大田韭菜培育韭菜根。当年种植的韭菜不割,第二年春割两茬绿韭菜后,精心浇水施粪水肥,除草保养,勤打韭苔,不能让它开花结籽,以蓄积精华,第三年春天韭菜露芽前,蒙上两公分厚的土压韭根,秋分时浇好粪水,到寒露时叶干,韭根白而壮,根须长三四寸,立冬时就可刨出韭根,抖净根土,整理好,埋到大田里,蒙上土以压韭根,到冬至即可进土窑洞培育黄芽韭。
栽培黄芽韭,必须在深土窑洞内栽培。狄村当时有栽培黄芽韭的深土窑洞20孔,洞深浅的15.16米,深的20-30米,宽3.5米到4米,窑顶为拱形,中高2.2米左右,窑壁既不能砌砖石,也不能抹泥,为的是土壁吸水分有潮气。洞底铺1 O公分厚的灰渣土,灰渣是农家把煤和烧土和起来的煤泥烧出来的灰渣,打溜后的灰渣面和上少量的土,然后踩实。离洞口3米远处筑一地火,添火用的是煤和烧土和成的煤泥,冬至韭根进窑先“醒"一周,一周后,先把根须一棵一棵的捋顺、码齐,俗称“整根子",窑洞中间留下走道,在两边栽植,俗称“稳根子”,由技术人员双手叉起韭根,根须在下朝洞口,稳于渣土上,根要挤住,根不埋土,没有株距,不留行距,稳完根,洞口挂草帘封闭。黄芽韭整个生长过程不施肥,全靠韭根内积蓄的营养发挥,但窑洞内的温度、湿度要经常保持适宜,温度保持20-25℃,湿度保持70-80度,技术人员要视窑洞内的温度、湿度烧火、上水,上水不是浇水,而是用瓢舀上水从上面泼,通常是三天左右泼一次水,水量控制全凭经验,水多了烂根,水少了干稍。稳根后二十五天左右即春节前可割一次,春节后再割两次,割黄芽韭由技术员用如铲的专用镰刀割,镰刀长30公分,宽10公分,一边有刃,从旁在根上一寸拉割,黄芽韭产量不高但值钱,通常一平方米能产5.6斤黄芽韭。割好的黄芽韭,扎成半斤一把,用清水洗净,凉干表面水分,装篓存放。黄芽韭上市正值春节前后,鲜嫩香的黄芽韭价同肉价,不仅是高层用户、高档饭店的高级鲜蔬,也是本地人赠送亲友的上好礼品。
狄村这一名优特产,到l995年就停产了,但现在的中老年人仍然熟记着黄芽韭的栽培工艺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