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会平-王吴猪胰子传承人
王吴猪胰子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产生于清康熙年间,一山东人在当地犯事,逃至现在的王吴村,被一吴姓人家收留,而且一直待他很好。为了报恩,就把手工制作猪胰只的技术传给这一家,在他的技术指导下,这家开始生产猪胰子,至今人称这家为“胰子铺”。
到清雍正年间,王吴村生产猪胰只的家庭作坊已有五六家。
现在,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仍在该村传承,由于其他产品冲击,销售逐年委缩,仅有一家在继续生产。
刘家堡乡王吴村手工技术生产的猪胰只,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远近闻名。
王吴猪胰子属于家族传承,由王吴村第一代吴仓山传吴云众,第二代吴云众传吴林武,第三代吴林武传吴会平。
吴会平,男,1959年出生,刘家堡王吴村人,能熟练掌握猪胰只的进料、配料、加工、制作、出品等各个环节,是王吴猪胰子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吴会平1969年——1974年于清徐县王答乡北录树村小学就读,1974年——1976年于清徐县王答乡北录树村初中就读,1976年——1978年于清徐县徐沟中学就读,1978年——1982年于北京军区52781部队服役,1982年至今在父亲的传承指导下从事王吴猪胰子的学习研究和生产销售。
王吴猪胰子制作工艺始于清康熙年间,历经数百年的传承,至清末年间传于我的太爷爷吴金元生产经营权随后传于其子(即我祖父)吴云众。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该项工艺传于我的父亲吴林五,一直经营生产到我退伍。在父亲的指导帮助下由本人传承该项技艺继续学习研究生产经营至今。
在我刚懂事的时候就每天能够见到父亲生产制作王吴猪胰子的生产工程,耳濡目染对此项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1982年我退伍后父亲开始正式指导我学习此项工艺,至今已有40余年的光景,在此期间,我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对此项工艺的生产制作进行改良,改良的内容包括色泽、使用效果、气味、产品外观等,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更符合当代人的消费习惯,真正达到了洗、护、疗、润四大功效。
王吴猪胰子的制作工艺比较繁琐,每一道工序缺一不可,并且都要适当适量。首先是选料,要细心保证原料纯洁干净;然后是粉碎要均匀,保证细腻;第三是碱的加工和添加一定要适当适量,多亦不可少亦不可;第四是对油和糖的选用及加工要格外细心,添加要适当适量;第五是混合搓拌时要注意均匀和细腻,切不可粗糙急躁;最后是成型与晾晒要注意避强光。以上几步每一步的要求都非常精确,差之毫厘就会导之产品的差之千里必须严格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