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虎、王虎忠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太原市小店地区历史上以农业为主,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的习俗。

东蒲村舞龙从清代开始经过了四代人传承,第一代传承人:王志成(1878.9—1932.7);第二代传承人:王元只(1919.9—1973.8);第三代传承人:王连锁(1979.8—);第四代传承人:张二虎、王虎忠。一百多年来东蒲村舞龙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表演形式,即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锣鼓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滚、戏等动作和套路,展现龙的精、气、神、韵。单龙演出一共20人,其中12人舞龙表演,8人配演。

张二虎,原东蒲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东蒲舞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王虎忠,东蒲舞龙龙头表演者,是东蒲舞龙队伍里表演技巧娴熟、舞技高超的代表性人物。

东蒲舞龙的主要特征

一、历史久远。东蒲舞龙活动有上百年的历史,为研究山西历史及民间文化、风俗民情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

二.内容丰富,形式独特。东蒲舞龙,全面展现龙的游、翻、穿、腾、戏等姿态,大小动作即动作组合60多套。

三、地域文化内涵丰富。东蒲舞龙的龙具、服饰、音乐体现了太原地区包容、热情、豪放的民间文化特色。

东蒲舞龙的重要价值

一、文化传承价值。东蒲舞龙流传久远,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原创基因,通过对“东蒲舞龙”的研究,有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太原地区古老的社火文化的研究。

二、健身娱心价值。东蒲舞龙,要求舞龙者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动作和姿势的变化展现龙的精气神韵。具有较高的锻炼健身价值和审美娱心价值。

三、教化价值。东蒲舞龙,作为基层文化活动对社会管理、道德建设等都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得基层文化活动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