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骨伤疼痛徒手疗法

一、项目简介

董氏骨伤疼痛徒手疗法传承了百年应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落枕,颈肩痛,肩背痛,腰腿痛,四肢关节痛,疗效非常确切,治愈率达95%以上。因以上病症易属于骨科常见病,可称: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众所周知,但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案。非手术治疗用牵引,按摩,止痛药物或激素类药物联合封闭等方法保守治疗。进一步便是手术治疗,风险比较大,病人痛苦相对增加。随着社会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工作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与劳动变化的特征,人们大多运用电脑,手机来工作,因而现在人类也被称为“低头族”。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种趋势不光在中老年人中表现,而且日渐年轻化,在年轻人当中更为突出,给广大患者身体上造成痛苦,而且带来精神压力,影响其工作和正常生活。

董氏骨伤疼痛徒手疗法由董家五代人一百多年的传承,在基本保留了原手法疗效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新的治疗手法,使这古老的中医疗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该疗法不需要打针,开刀,手术,在患者几乎无痛的感觉下安全有效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全新的,且廉价的治疗手法。

董氏骨伤疼痛徒手疗法特别强调:

1、诊断:扪摸心慧,准确定位。

2、治疗:清心静心,手法沉稳。

3、捋筋:捻拨占顿,心灵手巧。

董氏骨伤疼痛徒手疗法用十字定位,徒手治疗。 横抱拉定转,椎按压振拿,用于整脊,调整小关节紊乱;擦,捻,拨,占,牵,顿,用于捋筋。

治疗要求:识体相,知部位,以手扪摸,知其病因,一旦整复,沉心静气,手触患处,巧出其中境界,达到骨正筋柔治疗效果。此疗法对头痛,偏头痛,颈,肩,背,臂疼痛麻木,腰腿疼,腰椎间盘突出及四肢关节病变等骨伤造成的疼痛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受到广大患者于家属的好评。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董氏骨伤疼痛徒手疗法

属   地

太原市小店区

保护单位

太原市恒春堂脊椎养生馆

法   人

董太生

通讯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康宁东街天赐康缘小区南门招商银行后排门面房102号

邮   编

030032  

电    话

18135473666

传   真


电子信箱

505880127@qq.com

    小店区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63~780米之间,以南部平川为主,东部地区为山区、丘陵地区。辖区内有汾河、潇河、五龙沟沙河、黑驼沙河等季节性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高,水利灌溉条件十分便利。小店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短暂凉爽。年均气温9.6℃,无霜期170天,年均日照时数2675.8小时,年降水量495毫米左右。

    境内农耕文化繁荣,民风纯朴、民俗活动保留状态较好,民间传统音乐气息浓厚。小店区是太原市农耕文化流行、发展、传承的重要区域,也是各种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美术、游戏竞技、传统舞蹈、传统医药及本地民俗流传较好的地区。

 

三、项目说明

 

太原市小店区

董氏骨伤疼痛徒手疗法历史久远,有史记载,中华医典《黄帝内经》已将:正骨,捋筋,针灸等治疗手法作为治疗疼痛内科病症的手断,如《伤科补要》中对脊椎骨和四肢的骨错缝也分别作了叙述,在十五则中的“脊背骨伤”中有“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等症状,这里不仅指脊椎骨折各错位,也还包括椎体小关切紊乱与急性腰扭伤,腰肌损伤在内,根据“筋柔骨正”的原理,可以运用独特手术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与脊椎,四肢骨关节整复错位的骨关节各移位出槽的软组织,以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历经几千年发展,积累经验,已成为中华民族光辉的一页。

董氏骨伤疼痛徒手疗法历史久远,有史记载,中华医典《黄帝内经》已将:正骨,捋筋,针灸等治疗手法作为治疗疼痛内科病症的手断,如《伤科补要》中对脊椎骨和四肢的骨错缝也分别作了叙述,在十五则中的“脊背骨伤”中有“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等症状,这里不仅指脊椎骨折各错位,也还包括椎体小关切紊乱与急性腰扭伤,腰肌损伤在内,根据“筋柔骨正”的原理,可以运用独特手术作用于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与脊椎,四肢骨关节整复错位的骨关节各移位出槽的软组织,以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历经几千年发展,积累经验,已成为中华民族光辉的一页。

董氏医祖董奉(291—375)为一代名医,在三国蜀败,游历于闽中等地,后定居庐山,治病救人,不取分利,使之种杏,久成杏林一片,此为把中医界称为杏林的由来,传为美谈。

董学武(1890—1964我爷爷)这支董系,继承了祖先正骨捋筋手艺,经他多年反复总结经验,组成一猋 特别适用于整复脊椎,治疗骨伤疼痛的有效专用手法,养家糊口,旧社会多年战乱,老一辈由安徽,山东淄博,河南,留有支条,几经迁移,游历几省,在山西,河南,河北交界太行山深外涉县合漳乡,槐丰村定居,爷爷董学武游历行医又带家人在县定居,解放初又迁居太原市南郊区小店村(今太原市小店区小店村)至今80余年。

董和福(1925—1988我父亲)学得祖传手法,以理灵生,但善用正骨手法,治疗颈肩,背痛远近闻名。乡间流传:胳膊疼,肩背痛,理发店里寻老董,打上二两酒,疼痛就赶走的说法。

本人董太生(1950—今)从60年十岁开始,在爷爷的亲自指导下,口授心传,手指导手传授董氏独门手艺,并经常随爷爷到外村出诊,当助手达拉患肢,按压腿足,按摩捋筋,掌握了此项手法。十二岁在爷爷口读口决的指导下,单独开始治疗病症较轻的颈椎,腰椎患者,逐步受到患者的认可。为了使董氏祖传医术发扬光大,几十年刻苦学习,多地拜师学艺,取长补短,充实自己,中医学,中医骨伤科是人类永恒的课题,认真研学了多家医术,学会针灸,中医药外治膏药,汤药的临床应用,在当地有:骨伤腰腿疼就去找太生的说法

因董氏骨伤疼痛正骨术自古传男不传女之说,留传至今已无太多人继承。在1999年由母亲江翠兰之命,开始传授董氏后人,不分男女,经有女儿董雅云,董雅慧,妹妹董春英,侄儿董俊等人继承,后又传三妹夫刘志刚继承捊筋手法。曾在神堂沟,西草寨开理疗养生馆,白天为患者治疗,夜晚研究手法。终其一生经验积累,在原有手法基础上创新了新的骨伤疼痛徒手疗法。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治疗专用床,董氏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