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式传统家具的五金

家具五金是用于家具上的有连接、稳固、活动、装饰等功能的金属件,也称家具配件。清式传统家具的五金主要是用铜制的,过去称“铜活”。传统家具五金配件作为家具结构与装饰艺术的重要部分,是功能性、装饰性和欣赏性的统一体。通过它既可达到开闭、枷锁、提挈等目的,又可使家具破除沉寂的形象,可谓一举两得。清式传统家具的箱柜类家具,大多都配以铜饰作为装饰。它们用材多样,工艺考究。清式传统家具的五金有以下几种:

合页,俗称“铰链”,一般多配置在需要转动、开关等家具的活动部位。由两片铜板共同包裹一根圆轴构成的,安在箱子的上盖、柜子的门边,使之便于活动的构件。使用时一边钉在柜架上,一边钉在门边上。清式传统家具采用的合叶,其造型有圆形、长方形、方形、如意形、蝴蝶型、云头形和各种花边形等。

面叶,是在柜子或箱子中间衬托钮头、吊牌的饰件。由两块或三块铜片组成,用钮头和屈曲穿结固定在家具的表面。面叶通常用两块,或左右、或上下用,或光素、或凿刻或镂有花饰,既能保护木质部分,又能将分散的饰件组织联结起来,具有鲜明的装饰效果。清式传统家具的面叶造型美观多变,与整体家具相得益彰,常见的种类有正圆形、长方形、委角方形、如意形、寿字形、蝴蝶形、蝙蝠形等。

吊牌,是有屈曲串联结构的活动拉手,是铜制棍材弯曲成形,固定在家具的特定部位,便于牵引柜门或抽屉,较大的器物则用吊环,旋转自如,工艺简单,但线条优美,同时兼具操作的合理性,用途十分广泛。清式传统家具经过民间匠师的精心设计,吊牌形式多种多样,上面雕刻各种花纹,如宝瓶、花篮、双鱼、叶瓣等,是更具特色的铜饰件之一。

扭头,扭头是为上锁而备制的饰件,一般在附对开门的门边上各装一个,如果中间有立栓,则在立栓上也装一个。式样简洁,常为方形或球形。上锁时,同时贯穿两个或三个钮头,门边打不开了。由于扭头经常使用,随着年代久远清式传统家具保存下来的完整扭头已不多见。

拍子,是箱子上使用的主要铜饰件之一,通常装在箱匣类上盖前脸正中部位,是附着在半面页上可开启和关合的部分,关合时由两个孔眼套入屈曲可供上锁。清式传统家具中的拍子的设计根据面叶和箱体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常用的式样有如意云头形等,直观的装饰效果较强。

屈曲,是一根两头稍尖的扁形铜条,将中间弯曲后形成孔眼,两头尖端同时穿过家具物件,弯脚后,将叶面、面条固着在一定的部位,作用是固定提环、吊牌、拉手、吊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