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知识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哪些范围? 

< ... 【查看更多】

  • 太原市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

    太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中心展演展示活动于9月29日在中华傅山园正式启动。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中夏,原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傅山学社社长范世康,太原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晓蓉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参加活动的还有全市十县(市、区)文化 ...

  •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 ...

  • 太原市非遗项目精彩亮相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首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7月21日上午在忻州代县雁门关景区广场正式开幕。博览会共分开幕式、“长城博览”系列活动(忻州)、“三晋瑰宝”非遗精品与非遗文创作品展(太原市)、“大美太行”系列活动( ...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发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于2018年7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云南的四季生产调、辽宁的古渔雁民间故事等2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被评为优秀项目。几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到来令活动精彩纷呈 ...

查看更多
  • 晋商计算绝技“一掌金”

    “一掌金”就是一种民间心算、速算的方法,是我国古代秦晋商人发明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古代人的衣服袖子肥大,计算时只见两手在袖中进行,故称“袖里吞金”。这种计算方法过去曾有一段歌谣流传:“袖里吞金妙如仙, ...

    代表性项目
  • 吴会平-王吴猪胰子传承人

    王吴猪胰子这一传统手工技艺产生于清康熙年间,一山东人在当地犯事,逃至现在的王吴村,被一吴姓人家收留,而且一直待他很好。为了报恩,就把手工制作猪胰只的技术传给这一家,在他的技术指导下,这家开始生产猪胰子 ...

    代表性传承人
  • 平房建筑技艺

    平房建筑技艺 自古以来,太原市南部农村与晋中北部,农民住房多是平房,即砖木结构的平顶房,这是这一带独具特色的民居。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改善居住条件,砖木结 ...

    项目传承基地
  • 闫氏古法针灸

    闫氏古法针灸

  • 山西武火社

    山西武火社

< >
查看更多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9:00-17:00

邮 箱:

服务热线:0351-7176613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昌盛西街28号

邮 编:030000

网 址:http://xdfy.superlib.libsou.com/

微信二维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扫描